全本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全本阅读 > 换亲后,主母她躺平了 > 第941章

第941章


第941章

皇宫里。

当皇帝看了太监呈上来的合离书,分外满意。

不管怎么说,刘家人在他眼里,是让他满意的。

毕竟,刘劲松被戴了这么大一个绿帽都没有苛待梁秋珊母子二人,就这一点是很让皇帝满意的。

他的宝贝大孙子并没有受任何的委屈呢。

皇帝也挺稀罕他这个大孙子的,这孩子被教导得太好了一点,不过才三岁,就站是站,坐是坐,说话一副小大人模样,撒娇卖萌的时候,又分外的让人心软。

也因此,对国公府也多了几分好感。

再有大太监王掌印进言,在大旱三年结束以后,皇帝终于下了圣旨封赏了刘劲松等人。

再一次接到圣旨的时候,刘劲松夫妻都傻眼了。

他被调回了京城,回京郊北大营带兵去了,皇帝亲自封了一个镇武大将军的封号。

而桐山县也赏赐给了刘劲松,做了封地,食俸禄。

刘劲松得到这个消息,心里自是激动不已的。

他把桐山县打造了三年,当然不想这么大一块肥肉让给外人。

诚郡王则得到了两个县做封地,食俸禄的赏赐,也和刘劲松一样被调回了京城。

连带的,当初跟着一起来赈灾的几个纨绔子弟,分分都得了封赏,都升官了。

庄肃进了户部,于青阳进了兵部,陈玉衡进了大理寺等。

虽然官职不算太高,但而已迈入京官行列,算是有了正经官声,且年纪又轻,算是前途无量了。

刘劲康则留了下来。

在刘劲松等人的运作下,刘劲康也高升了,他做了中州巡抚,在中州为刘劲松等人把刘劲松等人三年打下来地方好好儿的看住。

刘劲康虽然不算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,但是非常勤奋,又肯听劝,对刘劲松等人最是忠心不过,这算是最好的安排好了。

连带的,国公府那些有能力的年轻子弟,也被提携过来,在中州做了官。

一时,刘家人倒是有不少人都出了仕。

诚郡王平日里里不显,但在这种时候,还是显露了他的也信。

诚郡王在桐山县三年,先后纳了两个贵妾入府,这两个贵妾都是当地最有名望的家族的女儿。

这些家族为了攀附上诚郡王等人,多次设宴邀请,诚郡王也欣然应约。

这两个贵妾便是这么来的。

两个贵妾一个姓季,一个姓杜,分别称为季姨娘和杜姨娘,都是一等一的美人,且肚子都争气,竟都三年抱俩,分别给诚郡王生下了两个孩子。

季姨娘生了一子一女,杜姨娘则生下了两个儿子。

诚郡王在京中,只有郡王妃生下了一个儿子,原本嫌弃子嗣单薄,现在倒是好了,一下有了四个儿子。

说起这事,也让诚郡王得意不已。

他可是有儿子的人了。

而且,还是一下就多了三个儿子呢。

等到了回京的那一日,可热闹了,诚郡王的家眷和马车,就足足拉了二十来车。

王心兰夫妻看得咂舌。

好家伙,这季杜两位姨娘,可没少拿东西啊。

这些东西,有不少是两人的嫁妆,但大半则是诚郡王到了中州以后置办。

诚郡王为了笼络地方大族,可没少宠爱两女,这两人的钱财自然少不了。

就不知道回了京城以后,诚郡王怎么安置后院了。

王心兰有预感,回京以后,诚郡王的后院肯定要热闹了。

在中州地界的时候,也有本地的世家大族拉拢刘劲松,要给刘劲松送女人,但刘劲松都拒绝了。

刘劲松只想守着王心兰过日子,不论多大的利益,都义正言词拒绝。

久了,也就没有人给刘劲松送女人了。

诚郡王对自己这位表弟,倒是越发的温和了。

他在心里给刘劲松打了一个标记——这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小子。

毕竟,如果有野心的话,怎么会放着这种机会不抓住呢?

娇滴滴的美人送上门,白得了美人不说,还有美人家族送来投诚的大量的钱财,以及整个家族的势力。

诚郡王都忍不住嘲笑刘劲松是傻子了。

刘劲松倒是不在意,只道:“表哥,拉拢人有你就行了,小弟我就是跟着你混日子的。”

诚郡王以前因为王心兰而生出的那些绮丽,现在都散了。

男人到了一定年龄,女人已经没有那么重要的,男人看中的,还是权势。

因为刘劲松的洁身自好,被诚郡王理解为不爱权势,对自己忠诚。

这算是洁身自好的另外一个好处吧。

这表兄弟两人,倒是比之前感情更好了。

一路上,众人经过一个来月的长途跋涉,终于回到了京城。

到了京城以后,各府的管家早就带着人来接了。

众人互相打了一声招呼,约定稍后安顿好以后的聚会,便各自散了。

而众人在回府的路上,忽然听见一个大八卦。

梁安侯府门前,来了一个女人。

这个女人抱着一个三岁大的小男孩,来认亲来了。

而这个女人的身份,刘劲松此时还不知道,和刘劲松可是有很大的关系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