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全本阅读 > 巅峰博弈 > 第774章 两地同时建厂

第774章 两地同时建厂


大家闻声回头,这才发现,后面多了几个人。
为首的是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子,穿着西装,打着领带,脚下皮鞋,这样的打扮,在村子里可是很不常见。
宋思铭他们自然是不认识。
但戚向山认识,潘建国也认识。
两个人立刻迎了上去。
“六叔。”
“树茂主任。”
两个人两个称呼。
看年龄,戚向山至少比中年男子大二十岁,但是,村子里讲的是辈份,而不是年龄。
花甲老人叫小学生爷爷的情况,都不少见。
“嗯。”
中年男子点点头,但目光始终停留在宋思铭身上。
戚向山马上相互介绍。
“宋乡长,这是我们戚家庄村的村委会主任,戚树茂。”
“六叔,这是隔壁王寨乡的乡长,宋思铭。”
戚树茂伸出手,“宋乡长,你好。”
“戚主任,你好。”
宋思铭浅浅地和戚树茂握了个手。
刚刚,戚树茂那一句,已经让宋思铭意识到,戚树茂是来抢生意的。
戚树茂想把青山醇的生产,留在戚家庄村。
这无疑是和宋思铭的设想相悖。
宋思铭的设想,是把青山醇的生产,转到王寨乡,一来能够带动王寨乡的就业,二来,青山醇是青山的品牌,产地为永寿市,宣传上,也不好宣传,只有到了王寨乡,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顺。
“听说,这段时间,宋乡长一直在帮着我的这个侄子卖酒,真是辛苦宋乡长了。”
戚树茂先礼后兵。
“不辛苦。”
“这都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宋思铭礼貌地回答道。
“不不不,这可不是宋乡长应该做的。”
“戚向山是戚家庄的村民,戚家庄属于望川县,望川县属于永寿市,跟您任职的王寨乡,也就是距离比较近,其实,没有太大关系。”
戚树茂首先划清界限,为接下来的话,做铺垫。
“戚主任的意思,这个酒只能在戚家庄,不能去别处?”
宋思铭干脆直接了当地问道。
“可以去别处卖,但生产必须放在戚家庄。”
戚树茂也不再藏着掖着,异常坚定地说道。
“为什么?”
宋思铭觉得戚树茂有些过于霸道了。
“你可以问他们俩为什么。”
戚树茂指着戚向山和潘建国说道。
宋思铭转向戚向山和潘建国。
“我说吧!”
潘建国有些尴尬地解释道:“这四间房,包括这里所有的酿酒设备,都是树茂主任出的钱,营业执照,生产许可证,卫生许可证,也都是树茂主任帮着办的。”
“这……”
宋思铭的底气,瞬间没有那么足了。
他没想到,戚树茂会是原始股东。
如此一来,戚树茂还真有资格,参与酒厂的扩建选址。
毕竟,没有戚树茂最开始的支持,就不存在扩建选址这个问题。
“房子是我出钱盖的,那是因为戚向山无儿无女,之前的房子又成了危房,至于酿酒设备,我是觉得,潘建国的手艺不用就浪费了。”
“我个人没想过回报。”
“但是,戚家庄村需要一个工厂。”
“所以,我希望扩大规模建厂,能在戚家庄村建厂。”
戚树茂旋即对宋思铭说道。
“戚主任需要的是就业机会。”
宋思铭终于明白了戚树茂的意思。
“没错。”
戚树茂坦诚道:“这些年,我一直希望戚家庄的村民,有一个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,但是我的生意,又实在搬不到村里,现在,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建在戚家庄的工厂,我必须竭尽全力把它留下来。”
“理解。”
听完戚树茂的讲述,宋思铭微微点头。
有的村官,是为了搂村里的钱才当村官,有的村官,是自己发达了,想回馈村里的父老乡亲,才当村官。
戚树茂明显是属于后者。
对于这样的人,宋思铭也是满心敬佩。
明明可以在城里享清福,却非得跑到村里蹚浑水,不赚钱,还要往里搭钱,与官庄村的庞氏叔侄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“戚主任,你看这样行不行?”
“同时建两个工厂,戚家庄一个,王寨乡一个。”
宋思铭想了想,对戚树茂说道。
“同时建两个工厂?”
“会不会太冒险了?”
“能有那么大销量?”
“别到时候,两个工厂都干不好。”
戚树茂有些担心地说道。
“戚主任,这一点,你大可放心。”
“昨天,我们已经从青山市国资委,买下了青山醇的商标,以后,生产出的白酒,就不是散酒了,而是十几年前,青山的知名白酒青山醇。”
“同时,王寨乡会依托在建景区,大力宣传青山醇白酒。”
“两个工厂只是开始,我估计一年后,还会有第三,第四个工厂。”
宋思铭向戚树茂描绘酒厂的光明前景。
“真的吗?”
但戚树茂还是有些怀疑。
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,也接触过一些官员。
很多官员就喜欢画大饼,一说成十,十说成百,反正过两年,他就调走了,你想兑现也找不到人了。
宋思铭把酒厂的前景说得这么好,戚树茂高度怀疑,宋思铭是在画大饼。
“六叔,我们的酒,真的很好卖。”
“我今天一上午,就卖了过去一年的量。”
“要不然也不会建工厂。”
这时,戚向山对戚树茂说道。
“对了,这几位是记者。”
“青山日报和江北日报的记者。”
“他们也会帮着大力宣传。”
“就算建两个工厂,肯定还是供不应求。”
宋思铭干脆把记者拉出来背书。
“宋乡长说得没错,我们这次采访,就是为了大力宣传青山醇白酒。”
庞蓓蓓等人亮出记者证。
“青山日报,江北日报……”
戚树茂并非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,他很清楚青山日报和江北日报的含金量。
宋思铭一个乡长,竟然能把这两家的记者请到,着实有些出乎戚树茂的预料,这让他对宋思铭的信任,增加不少。
“那就两边同时建厂?”
戚树茂开始接受宋思铭的方案。
“只要戚主任同意,这件事现在就可以确定下来。”
“另外,也不用您自掏腰包,提供免费的厂房,我联系一下贵县的沈县长,让沈县长给予政策上的扶持。”
宋思铭接着说道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